(糊塗多樂媽今天竟然忘記帶照相機,所以只好拿起手機直接拍照,所以今天照片很多都模糊哩...大家抱歉哩~)
那天,看到betty部落格,裡介紹到「好時光公共藝術節」,非常扼腕地沒參加到古蹟塗鴉工作坊的活動...但是我還是想帶「交通工具控」周小多去瞧一瞧他平常玩的TOMY火車軌道也是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材料,所以這天我們就早起前往228公園的國立台灣博物館。
小多搭完遙遙火車、看過228公園裡的騰雲號之後,剛好趕上了前往鐵道部的接駁車,在車上每人都帶上了識別證,原來是因為鐵道部尚在正修中,管制並不對外開放,所以每次都要工作人員帶領進去,而且在裡頭不可以隨意走動,以免危險。
進到鐵道部,先看到的是之前每天上下班時讓我注意的Google Map的氣球A,這是亞倫‧巴索的創作「Map」,好像告訴我:「沒錯,目的地就在這!」
這次主要是想看的「T13 古蹟塗鴉」,是由日本大阪的一個藝術團體 Paramodel(極樂模型)所創作,這個團體是由畢業於美術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型男:林泰彥和中野裕介所組成,這次他們在仍在整修中的「鐵道部」來創作,藍色的鐵軌佈滿鐵道部,牆上、天花板、走道上都是軌道,彎彎曲曲、長的、短的藍色軌道組成一幅幅幾何圖畫,相互連接綿延不斷,讓我好想把家裡的火車拿來跑一跑哩!
因為還沒完成,所以我們剛好可以欣賞藝術家們揮汗如雨地進行創作,也是頗特別的經驗。
鐵道部,原名: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,清光緒13年(1887)創建,以前的歷史課本有提到過劉銘傳建縱貫鐵路,在鐵路暢通後因為業務擴增所以才又蓋了這棟,全部工程於1915年3月才完工,被鐵皮圍住的就是主要建築,一樓是由磚頭砌成,而二樓則是木造建築,解說的姐姐說這是仿都鐸式半木構造建築,畢竟這裡是尚未開放的三級古蹟,所以每個工作坊成員都對建築物很好奇。因為不能隨意遊覽,所以我們只能遠眺八角樓男廁,聽說這建築可是當時日據時代最夯的喔!
(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 圖像來源:維基百科)
回到台博館,周小多又歡到不行,誰叫他早上7點不到就起床了...已經開始想睡覺。趕緊吃完午餐,帶他去看朝思暮想的恐龍。
這裡真的是溜小孩的好地方,即使是假日人潮也不多,周小多興奮地衝來衝去。(在博物館裡奔跑是不好的行為喔,小朋友請別像她一樣調皮)
好久沒在228公園散步了。
以前小時候常和表弟妹們在這裡玩耍,有點秋意的下午跟著小多在裡面走走,真的很舒服!在陽光灑下的小徑上布滿整片枯黃的落葉,小多也興奮地踩來踩去,享受腳底下枯葉聲音。
周小多視力真的不錯,遠遠地就發現樹上有好多松鼠,松鼠班周小多就興奮地衝過去觀察,看的好認真。
拼命用小手蒐集落葉,然後再往天空灑去,一片片枯葉在陽光下自由落下,好美,可惜手機拍不起來啦...
【相關聯結】